盲法试验

盲法试验
盲法试验(blinded experiment)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方法,通过对试验的分组(对照组实验组)等情况进行保密,以避免研究结果受到安慰剂效应或观察者偏向的影响。盲法试验广泛应用于医学、食品、心理、社会科学及法证等多个科学研究领域。不使用盲法的实验称为开放标签试验。实验心理学中一个很好的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是排除法的一种。双盲控制时让实验的操作者和实验被试都不知道实验的内容和目的,由于实验者和研究参加者都不知道哪些被试接受哪种实验条件,从而避免了主、被试双方因为主观期望所引发的额外变量。在现代的研究实践中,为了提高研究的透明度和可重复性,《报告平行对照随机临床试验指南》(CONSORT)要求研究论文中详细指明哪些人员不知道哪些信息,不再允许笼统使用单盲、双盲、三盲等词语,以确保研究的严谨性。

种类

单盲试验

单盲实验指的是这种实验:在实验中可能引起个人偏好或者使实验结果发生偏差的信息不向实验的参与者(participant)提供,而实验的实验者(experimenter)却完全掌握关于实验的所有信息。
在单盲实验中,实验参与者不知道他们是属于被试组(test subjects)还是属于实验控制组(experimental control groups)。单盲实验一般以下这情况:(1)实验者知道实验的全部信息,并且(2)实验者不会在自己知道所有实验情况下对实验结果产生偏差,因此没有必要使实验者盲。但是,可能的风险是实验的参与者在与观察者交流后受到他们的影响,即实验者自己的偏好被传递给了参与者造成实验的偏差。单盲实验在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中具有风险,因为实验者对结果的预期可能会有意识或者下意识地影响参与者而造成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