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姓

中国姓氏之一
杜姓是中国姓氏之一,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06年调查统计,杜姓人口数量排在中国姓氏第四十七位,主要分布于河北河南地区。[1]
杜姓出自祁姓,是帝尧裔孙刘累的后代。刘累的后代住在唐。西周初年,唐国被灭,周成王封自己的弟弟叔虞在唐,刘累的后代被封在杜,建立杜国(陕西西安东南),历代国君均称杜伯。周宜王时,杜伯被周宣王所冤杀,杜国因此消失,杜国的子民有些就用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从此姓杜。杜姓的另一个起源出自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改鲜卑族的独孤浑氏为杜姓。还有学者认为,杜氏子孙是上古杜康之后。相传杜康是上古黄帝时期的人,善于造酒。[2]
先泰时期,杜氏播迁繁衍于今山西山东、湖北四川等省。汉代南北朝时期,杜氏在今河南境内分布较为普遍,陕西西安的杜氏比较兴旺。此外,今四川、山西、安徽、浙江杭州、湖北襄阳江苏高邮河北临漳正定山东潍坊章丘等地,也都有杜氏的聚居点。杜氏在宋元期间有族人徒居福建广东清代有迁至台湾。[2]
截至2020年,按户籍人口数量排名,杜姓在2020年“百家姓”中排名第42位。[3]杜姓历史名人有杜子春杜甫杜牧等。[4]

历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