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人民艺术剧院

1953年建于成都的剧院
四川人民艺术剧院,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红照壁街34号,成立于1953年元月。[1]内设创作策划中心、市场营销中心、演员中心,舞美制作中心,电视艺术中心,戏剧教育培训中心等机构。

基本介绍

四川人民艺术剧院建院30周年纪念册
剧院编剧的优秀剧目有《一个木工》(获1956年第一届全国话剧汇演演出一等奖、导演二等
奖、创作三等奖),《丹凤朝阳》(获1959年四川省专业文艺团体文艺汇演优秀剧目奖和1960年全国优秀剧目小型汇演演出奖)、《赵钱孙李》(获1981年四川省文艺作品评选一等奖、1980-1981年全国戏剧作品评选优秀作品奖和文化部颁发“农村题材优秀创作奖状”)、《月琴与小老虎》(获1984-1985年全国戏剧优秀创作奖)、《母女风流》(获1990年首届西南地区话剧节演出、编剧、导演、表演、舞美等优秀奖)、《老皇城》(1994年获第二届西南地区话剧节编剧.导演、表演、舞美等优秀奖)、《辛亥潮》(获文化部第六届文华新剧目奖、文华导演奖、文华表演奖)等。《船过三峡》(获文化部第七届文华新剧目奖、文化创作奖、文华导演奖),1998年6月应邀参加英国布莱顿艺术节演出,博得海外观众的高度评价。《娇娇女王》(获1996年全国儿童剧新剧目评比演出二等奖、导演奖、优秀舞美设计奖、表演奖)。剧院演出的中外名剧有《家》、《龙须沟》、《孔雀胆》、《丽人行》、《抓壮丁》、《西安事变》、《胆剑篇》、《雷雨》、《原野》、《克里姆林宫的钟声》、《伪君子》、《朱丽小姐》、《结婚》、《中锋在黎明时死去》、《千万不要忘记》、《霓虹灯下的哨兵》、《万水千山》、《哥俩好》、《一双绣花鞋》、《香港大亨》、《巴山情》、《泥巴人》、《热线电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