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姓源出一:轩辕黄帝直系后裔,由山海经中蚩尤的叛逃之地宋山之称可知,前凡轩辕黄帝的姓氏为前有宋熊氏宋姓,考古发现的商朝中期的甲骨文中有宋字可证。宋姓源出二:出自子姓 ,微子启,以国名为氏。周武王封殷王帝乙长子微子启于宋说。[2]宋传国三十六世,后为齐、魏、楚三国灭而分之,子孙以国为氏。《通志·氏族略》有载:“宋民,子姓,商之裔也。”子姓源起为大众所认同。公元前286年,齐国灭宋,子孙遂以国为姓氏。从商王武丁封宋算起,宋氏起源的历史至少有3200年,国灭后普遍使用宋氏的时间也有近2300年。[1]宋姓源出三:出自少数民族改姓或赐姓而来,如《五代史》载,五代时辰州(今湖南省沅[yuán]陵)蛮酋有宋姓;清·贵阳府有宋姓土司,得姓于元朝;清·满洲嵩佳氏改宋姓,世居沈阳、牛庄、铁岭的满洲人改宋姓;清·高丽人(今朝鲜族)改宋姓;明时赐元人伯奇特兆尔姓宋名一诚。[3][4] 宋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118位。2020年,宋姓总人口约1120万,约占中国总人口的0.81%,为第22位大姓。[5]2021年2月,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2020年全国姓名报告发布,宋姓位列第24位。[6]
历史沿革
主要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