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太平洋地震带

经常发生地震和火山爆发的地区
太平洋地震带(Ring of Fire),又称环太平洋带、环太平洋火山带或火环带,是一个围绕太平洋经常发生地震和火山爆发的地区,全长40,000公里,呈马蹄形。该地震带有一连串海沟火山弧和火山带,与板块移动密切相关。环太平洋地震带拥有452座火山,占世界活跃和休眠火山的75%以上。地球上90%的地震以及81%最强烈的地震都在该地带上发生,第二个最猛烈的地震带是从爪哇岛苏门答腊岛伸延至喜马拉雅山脉地中海以及大西洋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地震带,地球上6%的地震和17%最强烈的地震在这里发生。第三个最猛烈的地震带则是大西洋中洋脊。[1][2]地震带发生的地震约占全球地震总数的80%,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浅源地震(0~70千米)、90%的中源地震(70~300千米)和几乎全部的深源地震(300~700千米)。[3]

 解释

环太平洋地震带
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使失去冰盖的大陆地壳均衡上升,增高海面的海洋地壳均衡下降,形成新一轮的地壳均衡运动。在球面上,海洋地壳下降,将挤压大陆地壳收缩,陆海边缘是强烈的挤压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地震带与环太平洋地震带几乎是正交的,地震的顺序表明地球表层形变的必然过程,可以通过历史地震记录来寻找规律。南北对称,东西呼应,这是一般规律。一处的破裂为另一处的破裂创造条件。[4]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