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贡蝾螈

蝾螈科蝾螈属动物
呈贡蝾螈(学名Cynops chenggongensis)是蝾螈科蝾螈属两栖动物,是中国的特有物种,主要分布于云南等地,特别是呈贡地区。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云南呈贡水塘。呈贡蝾螈的体长在78毫米至106毫米之间,头部略扁平,两侧无脊棱,唇褶显著,皮肤光滑,背脊部无脊棱。四肢适中,前后肢贴体相对时,指、趾端不相遇或仅相遇;指4,趾5,均具缘膜。尾短于头体长,鳍褶明显。体背面为淡黄绿色,并渲染暗色云雾斑或呈豹状斑;背中线为土黄色从枕部达尾端,腹面有橘线或橘黄色与黑色相间的不规则花斑;尾肌部位散有黑斑点,尾腹鳍橘红色。
呈贡蝾螈生活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水塘内或稻田内及其附近,10月下旬开始离开水域,蛰伏在土质松软湿度较大的田边坡地中,深度不超过10厘米,田埂缝隙中亦有发现。在水稻田中有蛰伏冬眠的个体。4月初开始产卵,产卵期长,卵单粒分次产出。雌螈平均年产卵200多粒,卵粒粘附在水草茎叶上,卵胶囊椭圆形。卵径1.7毫米~2.0毫米,动物极黄褐色,植物极黄白色。

物种特征

四肢适中,前后肢贴体相对时,指、趾端不相遇或仅相遇;指4,趾5,均具缘膜。尾短于头体长,鳍褶明显。体背面为淡黄绿色,并渲染暗色云雾斑或呈豹状斑;背中线为土黄色从枕部达尾端,腹面有橘线或橘黄色与黑色相间的不规则花斑;尾肌部位散有黑斑点,尾腹鳍橘红色。
呈贡蝾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