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糖尿

肾性糖尿
肾性糖尿(英文名:renal glycosuria),是指血糖水平正常或低时,尿中排泄的葡萄糖含量超过正常基础糖尿的上限,是近端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功能减低的疾病。多为原发性,偶亦继发于慢性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或其他肾损害[1]

症状

原发性肾性糖尿

原发性肾性糖尿一般无症状,亦不影响生长发育。其临床特点是尿中经常出现葡萄糖而血糖正常。轻症患者仅饭后出现尿糖阳性,重症患者空腹时也有尿糖阳性,可呈持续性糖尿。尿糖量呈轻至中度增高,大多24h<3g,偶有高达10g。少数病例可有轻度多饮、多食和多尿等症状,易误诊为糖尿病。但需指出,肾性糖尿可以是糖尿病的前奏,在其基础上发展为真正的糖尿病。个别O型患者在妊娠或饥饿时可能引发脱水或酮症。

继发性肾性糖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