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宜庄,女,满族,北京市人,鄂谟拖氏。1968年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插队,1974年回城。先后从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获史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专业为清史、满族史。著有《清代八旗驻防研究》《满族的妇女生活与婚姻制度研究》《辽东移民中的旗人社会》(与人合作)及《中国知青史·初澜》等。2012年退休,其外祖母和母亲均为满族人,母亲定士安毕业于燕京大学,父亲是北京大学的教授。定宜庄在北京大学教职工住宿区中关园长大。1974年回北京后,成为中学教员,教授数学。1977年高考恢复后,1978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后因本科毕业论文题目的特殊性,转至中央民族学院求学,并师从王钟翰教授,成为我国第一个满族史女博士。她还曾参与口述史研究,出版了相关作品,并与他人合著《口述史读本》。 人物经历
念小学时,她的外祖母坚持要她随母亲改 姓,她因此改姓定。
1968年,受她在北京101中学的密友鼓动,定宜庄决定同朋友一起去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白音图嘎公社乌格尔木大队插队。当时她还在读高一,上级还未安排她们一级的学生下乡。在内蒙古,她与 牧民家庭同住,学会了蒙语。大队送她参加公社培训,她当上了赤脚医生。据她回忆,那时她的理想是到医学院上学,毕业后到医院当医生。后来,内蒙古自治区招收工农兵大学生,牧民推荐定宜庄给内蒙古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