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公权(1897年11月29日-1981年11月4日),原名笃平,自号迹园,笔名君衡,江西泰和人。[2]
1920年,自清华毕业,后赴美留学,就读于密苏里大学新闻专业和康奈尔大学哲学系。[1][3]1923年6月,获得美国密苏里大学研究院硕士学位。1926年取得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后回国,先后在南开大学、东北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校任教。抗战爆发后,迁成都,任教于四川大学、成都燕京大学、光华大学,抗战胜利后继续在光华大学及四川大学任教。[4]1948年,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底赴美出任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教授,1968年循例退休。[5][6]1981年11月4日,在美国西雅图逝世,享年84岁。[7] 萧公权毕生从事政治学、历史学和哲学研究。萧公权的研究领域涵盖现代西方政治理论、中西方政治思想、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结构等多个主题,涉及政治多元论与政治一元论的关系、立宪主义与民主主义等诸问题。[8]他编著的专著包括《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乡村》《问学谏往录》等,其中《中国乡村》获得美国学术团体协会的人文学术奖。《中国政治思想史》,被教育部审定为“部定大学用书”[1] 人物生平
人物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