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翀-抖音百科
张翀[chōng] 明代柳州八贤之一。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嘉靖三十七(1558)年疏劾严嵩父子专权乱政,被下诏狱拷讯,后谪[zhé]戌贵州都匀。在都匀期间,张翀潜心学问,并对当地文化教育事业作出开发性的贡献。隆庆元年(1567年)召为吏部主事大理寺少卿。次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镇压民众起义,并为官军平定广西古田(治今永福寿城)等地出谋划策。隆庆四年,巡抚湖广。后召拜大理卿,进兵部侍郎。万历四年(1576年)乞休归家。著有《鹤楼集》。 勇斗严嵩
“但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这两句歌谣是400多年前诅咒明朝大奸臣严嵩,在北京老百姓中流传开来的。严嵩专权作恶20多年间,敢同他作对的人遭贬流亡或被害致死,无一幸免,海瑞罢官就是一个非常有名的事例。虽然同位高权重的严嵩作对大都没有好结果,但和他作斗争的人始终络绎不绝,直到他垮台那一天。明代“柳州八贤”中的张翀、戴钦、徐养正三人就和严嵩作了坚决的斗争,其中“张翀斗严嵩”尤为震撼人心。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二月,张翀以刑部主事(相当于司局高级官员)身份上疏弹劾宰相严嵩。他上书《亟处大奸巨恶以谢天下疏》给皇上,奏疏从边防、财赋、人才三方面揭发 了严嵩营私乱政的罪恶,要求皇帝对严嵩给予责谴,以平众愤和振奋守边将士,并因此达到革新政治的目的。张翀上奏的时候,刑科给事中吴时来和刑部主事董传策也同日上奏弹劾严嵩。 当时严嵩居首辅(宰相)之位已经十多年,一般朝官包括内阁大臣无不畏之如虎。张翀激烈地抨击严嵩,说他“险足以倾人,诈足以惑世,辨足以乱政,才足以济奸。附己者加诸膝,异己者坠之渊,拑[qián]天下口使不敢言,恶其恶日以恣。”老奸巨猾的严嵩怀疑同僚徐阶在后面主使,便“密奏三人同日构陷,必有人主之”上告到皇帝,反告张翀等人犯上作乱。昏庸的嘉靖皇帝听信奸相严嵩,不分青红皂白,将张翀、吴时来、董传策视为叛逆奸臣,将三人同下诏狱。逼他们供出主使者,张翀说:“是我自己决心为国家而死的,还有谁能指使我?!”后来,张翀被罚廷杖。 廷杖是明代皇帝常用来折辱、酷虐臣下的没有法律规定的一种刑罚。行刑时,由御林军即锦衣卫把受刑者绑住双手,押到现在故宫里又名五凤楼的午门东侧,将受刑者上半身用麻布袋笼罩,捆住双脚,裸露下身,一声喝打,百声呼应,每打过五棍换一批打手接着打。一般打三四十棍或者百棍,打够数还要抬起来往地下摔。往往是不打死也会摔死。或腐肉溃落像巴掌般大块,“一肢逐空”,终身残废。就是所谓的血溅玉阶、肉飞金陛,十分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