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侯
两晋南朝时期的侯爵
创建同名条目
条目
历史版本
编辑
郡侯,是
中国
古代的一种封爵。
西晋
始置,
明朝
初年废除。两晋
南朝
时期,郡侯均为实封,有封国、食邑,开国置国官,具有
世袭
性,食邑从数千户到
万户
不等,以郡立国,封国置相,相的职责相当于
太守
。
两晋南朝
西晋
西晋时,侯爵分为郡侯、县侯。郡侯为侯爵的第一等,为第二品爵。
晋武帝
泰始
元年(265年),始设郡侯一爵,如不满五千户王,封国改
太守
为相。置妾6人。配有:金章、青朱绶、绿紫
绀
[
gàn
]
、三梁冠、三采
纂
[
zuǎn
]
、七缝皮牟、七斿旗、七
旒
[
liú
]
冕。郡侯的国官有:
相:1 人,第五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