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巨容

唐朝后期将领
刘巨容(826年—889年),唐代江苏徐州人。[1][2]他的祖父是刘昌裔,父亲是刘元一。早年在徐州当兵,曾参与庞勋之乱,后被任命为[yǒng]桥镇遏使(今安徽宿州)。[3][4]他平定了浙西突阵将王郢的叛乱,因此被封为明州刺史,后来升迁为楚州团练使。[5]黄巢起义时,他多次立下战功,历任蕲黄招讨副使、襄州行军司马和检校右散骑常侍,最后升任山南东道节度使。黄巢军北进襄阳时,刘巨容与淄州刺史曹全晸合兵,在荆门(今湖北荆门)大破黄巢军,俘虏和斩杀了大部分敌军,黄巢和尚让只能带着残余部队东渡江逃走。山南东道的其他将领想乘胜追击,但刘巨容却表示:“朝廷多负人,有危难时不珍惜官赏,事情平定后就会被遗忘。不如留下敌军,为了富贵而效力。”因此,黄巢得以重新崛起,攻占鄂州,并掠夺了饶、信、池、宣、歙、杭等十五州,敌军数量达到二十万。唐僖宗逃往四川成都,接受宰相郑畋的传檄,各地军队联合讨伐黄巢。刘巨容因功被任命为南面行营招讨使,后来兼任天下兵马先锋开道供军粮料使和检校司空,并封为彭城县侯。[6][7][8]
襄州期间,刘巨容学会了方士申屠生的炼金术蔡州节度使秦宗权派遣赵德𬤇攻打襄州,刘巨容无法守城,于884年十一月逃往成都。在成都,他曾向宰相田令孜的弟弟炫耀他的炼金术,可以将药物炼制成黄金。后来,田令孜无法获得这个方法,对刘巨容怀恨在心。田令孜上书诬告刘巨容谋反,于龙纪元年(889年)十二月被杀,他的家族也被灭门。
刘巨容是唐末著名的将领,曾抵御黄巢起义。然而,他最终被权臣田令孜所害,享年六十三岁,追赠侍中。他的墓地位于襄阳岘山

人物生平

宝历二年(826年)三月出生。少游长安,学道于著名道士轩辕集。尝举进士不第,后兼学武事。大中八年(854年),武科进士及第,至徐州武宁军任职。咸通三年(862年),应朝廷诏令,去桂林戍边,为都将王仲甫手下部将。咸通十年(869年),参加庞勋之乱,“自拔归”,拜“埇桥镇遏使”(治今安徽宿县)。乾符五年(878年),浙西突阵将王郢反叛,攻打明州(今浙江温州)。刘巨容“以筒箭”将其射杀,功封明州刺史。后黄巢兵起,迁楚州团练使、蕲黄招讨副使、襄州行军司马和检校右散骑常侍(《新唐书-刘巨容传》)。乾符6年(879年)十月,以行军司马迁山南东道节度使(治所襄阳)。时与江西招讨使曹全晸重创黄巢于襄阳,功迁检校礼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