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甲侦察车

配备侦察设备,执行侦察任务的装甲战斗车辆
装甲侦察车是一种主要执行战场观察、目标搜索、识别、定位、处理及传输工作的装甲战斗车辆。由于其作战环境往往在最前沿,因此一般会配置较强的自卫武器,在战场上也经常被当成火力支援车辆来使用。[1]
20世纪20至30年代期间,一些国家使用轻型坦克或装甲汽车来进行战场侦察;[3][5]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相继用装甲车改装成装甲侦察车并投入使用,早期的装甲侦察车主要特点是高速行驶、长续航能力、强越野能力,如法国20世纪30年代研制的潘哈德178型装甲侦察车;[3][5]20世纪50至60年代,各国陆续研制出专用的装甲侦察车,典型的有法国的EBR、苏联的BRDM-1/2型等;[3][5]20世纪70年代以来,装甲侦察车得到了广泛而快速的发展,这一时期的装甲侦察车广泛采用先进的光电设备,侦察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较有代表性的有俄罗斯的BRM、美国的M2A3“布雷德利”、英国的“佩刀”和德国的“山猫”等;[3][5]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战场需求的牵引,装甲侦察车的发展步入快车道。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加快了装甲侦察车的迭代更新频率。[3][5]
制造装甲侦察车主要目的是实施侦察,在尽可能近的位置获取敌方真实情况,所以其关键能力就是速度快、转向快、调头快、越野性能好、信息获取处理速度快,且具有一定攻击防御能力。[3]其中装甲侦察车可分为履带式与轮式两种。[4]

发展沿革

研制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