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觉先

中国粤剧演员
薛觉先(1904年4月7日-1956年10月31日),别号平恺,原名薛作梅,广东顺德龙江镇十三坊人,中国著名粤剧男演员,四大天王之一。[1][2]曾担任全国政协第二届委员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广州分会副主席、广州粤剧工作团艺术委员会主任委员。[3]
1921年,薛觉先进入“环球乐”粤剧团,跟随名伶朱次伯“跑龙套”。次年,薛觉先转至人寿年剧团,日演丑角,夜演小生,凭着在《梅知府》《宝玉哭灵》中的出色表演,有了“生宝王”的美誉。1925年就在上海开办非非影片公司,主演默片《浪蝶》。1929年起,在粤港澳一带先后演出《白金龙》《姑缘嫂劫》《毒玫瑰》《胡不归》《花染状元红》等剧目。由他主演的《白金龙》,出现连续演夜戏10余月的空前盛况,真正是场场爆满、一票难求。[3]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薛觉先在演出时用白布书写“当娱乐中勿忘沈案耻辱”悬挂于舞台前,并编演新剧《马将军》,演出中加插演讲,发动民众捐款支援东北抗日前线军队。1932年,薛觉先全家移居上海,开办觉先影片公司。抗战时期,多次进行爱国演出。抗战胜利后,薛觉先返回香港,因操劳过度、境遇欠佳、时演时辍,生活拮据,后连“觉庐”私宅也被抵押。[3][4][5]1930年到1949年,薛觉先与马师曾都可称粤剧史上的一代宗师,当时的“薛马争雄”是影响粤剧往后数十年发展的重要转折岁月。[6]1954年,他毅然回归广州。1956年10月30日晚,薛觉先公演《花染状元红》时,不幸脑溢血突发,送医抢救无效,次日去世,年仅52岁。[3][4]
薛觉先作为一位粤剧改革先驱者,在中西文明剧烈碰撞的时代打开格局看世界。[7]后世将薛觉先的艺术作为一个流派传承去研讨,“薛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8]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