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宣镇-抖音百科
武宣镇是武宣县城所在地,全镇总面积194平方公里;辖6个社区居委会,17个行政村,52个自然村;常住人口125773人[1](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镇耕地面积75893亩,其中,水田16339亩,旱地59554亩。武宣镇交通便利,209国道线、323省道线纵横交错,桂来高速公路于2015年4月20日全线通车,柳武高速也将于2015年10月通车;素有“黄金水道”之称的黔江河绕县城而过,常年可通航1000-2000吨的货船。全镇实现了村村通电话和微波电视、村村通等级路,路面硬化率87%。 武宣县,来宾副中心城市,武宣县城是广西新型城镇化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名单中的25个重点县城(县级市)之一,又称仙城,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该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在广西考察工作时的重要指示以及中央关于扩内需、保增长、保民生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坚持“工业强镇、农业稳镇、商贸旺镇”发展思路,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扎实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荣获来宾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基层低保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来宾市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先进集体”、“广西十佳乡镇工会”等多项荣誉称号。2009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2.84亿元,增长25%,其中工业总产值19.99亿元,增长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8亿元,增长70%;税收收入6903万元,增长5.32%;农民人均纯收入5492元,增长19.8%;新农合参合率98.67%。[2] 历史沿革
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武仙县官府议将县城迁移高立(今武宣镇),并开始动工筑土城。明朝宣德四年(1429年)大建城廓官署衙门。宣德六年(1431年)县城移至高立(今武宣镇),并改为武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