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剑父

中国国画家
高剑父(1879年10月12日—1951年6月22日),名仑,字剑父,是中国近现代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中国传统美术的革新者和中国现代美术的先驱者。[5][1][2][3]高奇峰陈树人并称岭南画派的“岭南三杰”,且是三杰之首。[6]
高剑父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府番禺县(现广州市番禺南村员岗乡),14岁时拜名画家居廉为师学画。1906年,他前往日本留学,并加入中国同盟会。1908年,他在广州举办了“折衷”“新国画展”,致力于尝试折衷中西画法。1911年,他参加了黄花岗起义,1914年流亡日本,加入中华革命党,参护法运动,支持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孙中山逝世后,他全力倡导新国画运动,1924年在广州创办春睡画院。他曾任中山大学、南京中央大学教授。抗战期间,他移居澳门,继续主持春睡画院,并组织师生举办抗战画展。1946年,他返广州,创办南中美术院。1951年6月22日,他在中国澳门因病逝世,享年72岁。[1]
高剑父与陈树人高奇峰一起致力于中国画改革,创建岭南画派。他是近现代中国画从古典向现代转型进程中的先驱者之一,也是近现代岭南文化史上为中国美术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第一人。他在中国画坛逐渐崛起,最终成为引人瞩目的“画坛盟主”和“一代宗师”。他所创立的“岭南画派”也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绘画流派。高剑父的作品追求形神兼备,手法彩墨并重,以花鸟、山水画为创作题材。他的画作代表作品有《东战场的烈馅》《江关萧瑟》《绝代名姝》《松风水月图》《埃及英雄》等,各国博物馆均收藏其作品。[3][4]著作尚有《中国现代的绘画》《印度艺术》《国画新路向》《春睡艺谈》等书。[7]他的作品先后获得意大利万国博览会金牌奖和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比利时百年博览会最优等奖。[8]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学术委员会公布的特别评选出的广东百年美术史上的21位广东美术大家中,高剑父名列其中。[9]2023年5月,高剑父入选国家文物局“1911年后已故书画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10]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