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周车马坑博物馆-抖音百科
西周车马博物馆位于西安市长安县沣[fēng]西张家坡东村,1956—1957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考古队发掘,原编号M167、M168、M185、M192,此外在同一地点还探到了另外三座车马坑,未发掘。 建筑布局
馆舍建在遗址古城东墙外,座东朝西,占地28亩,馆舍建筑面 积2888平方米,呈方形,顶部由一高四低的五组四角攒尖式大屋项覆盖,呈棕红色色调,四壁为月白色,形成馆舍庄重肃穆的主体结构风貌。馆舍前部(西面)为屏风式巨型影壁,上嵌大理石面料,雕刻有著名考古学家共苏秉琦先生题写的馆名。两侧为方形亭式建筑各一座,馆址四周环以严整的围墙。馆内有多处车马坑。 第一号车马坑(M167)坑近正方形,坑口东西长3.3米,南北宽3.2米,坑底比坑口稍大些。本坑的东边,相隔约二米,就是第二号车马坑(M168);西边,相隔约五、六米,是一个已经探明而未发掘的车马坑。三坑排列在一条东西直线上。坑内埋着一辆车、两匹马和一个殉葬人。车辕向东,两马放在车辕两侧的椭圆形浅土槽里。马骨架四肢蜷屈,显然是把马弄死以后再摆成的。马骨的下面铺着席子,上面也盖着席。车箱后边埋了一具人骨架。在坑的西壁上有一个横的壁龛[kān],龛底比车箱还低些,人架就被塞在壁龛里。人架头南脚北,俯身直肢。另外,在车箱的前左方还有一副猪的骨架。第二号马坑(M168)坑为长方形,南北长5.6米,东西宽3.4米,深约2米。方向90。。坑内埋着两辆车、六匹马和一个殉葬人。两辆车南北并列,车辕都向东。南边的一辆编为第一号车,北边的一辆编为第二号车。一号车驾四匹马,两服两骖[cān]。左服和左骖放在车辕左边的一个土槽里,右服和右骖放在车辕右边的另一个土槽里。土槽为长方形,两匹马紧靠在一起。马身上下都有席子的痕迹。四匹马的头部都放进掏在东壁的四个小龛里。第二号车驾两匹马,也都在车辕左右的土槽里。马四肢蜷屈正卧着,上下也铺盖着席子。殉葬人骨架一具,压在第一号车的车箱底。人架头向南,大概也是俯身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