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皮柳

杨柳目杨柳科植物
红皮柳,学名Salix sinopurpurea C. Wang et Ch. Y. Yang,是杞柳的一种,杞柳的主要品种有大白皮,红皮柳和青皮柳等。红皮柳:枝条鲜紫红色,节间短,叶柄红色,髓心小,质量次于大白皮。别名:柳条、绵柳、簸箕柳[]斗。叶对生或斜对生,披针形,长5-10厘米,宽1-1.2厘米;萌条叶长至11厘米,宽2-3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腺锯齿,上面淡绿色,下面苍白色,中脉淡黄色,侧脉呈钝角开展,幼时有短绒毛,脉上尤密,成叶两面无毛;叶柄长3-10毫米,上面有绒毛;托叶卵状披针形或斜卵形,几等于叶柄长,边缘有凹缺腺齿,下面苍白色。

概述

能用于编织的柳树以灌木居多,他们大多生长在低湿地带的滩地、河岸等处。和阳簸箕所采用的柳条生长在低湿地带,属灌木类,通高在2-4米,叶片细长。当地人称为簸箕柳,再别无他名。这种能编簸箕的柳树学名杞柳,又俗称笆斗柳、红皮柳。杞柳是柳树的一个种类,主要分布在黄河淮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因浙江一带常用它来编笆斗,俗称“笆斗柳”;在我国北方大多数地区用它编簸箕,又名“簸箕柳”。因其幼嫩时呈红色,故又称红皮柳。
红皮柳

植物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