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泮池位于曲阜市明故城东南隅,始建于周代,传为孔子课余与弟子游憩之处,是鲁僖公办学的遗址,《诗经·鲁颂》有“鲁侯戾止,在泮饮酒”句。传孔子常带群弟子“ 游泮”。 历史
后世便把读书人入学叫做“入泮”。古代诸侯学校设半圆形水池,名泮池。西汉时泮池成为灵光殿建筑群的一部分,西汉初年,汉景帝之子鲁恭王刘馀,常到此垂钓,故又称“太子钓鱼池”。东汉末年,灵光殿被毁,泮池再次废弃。到明成化年间,六十一代衍圣公孔宏绪整修为别墅。至清乾隆二十一年(1755年),改建为乾隆行宫。乾隆以后,行宫废弃,清末建筑陆续倒塌。光绪二十年(1894年),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为抵制美国人建教堂,于池北建立了文昌祠。原建筑今已不存,其遗址1986年公布为曲阜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现状
现存大门及正房,原有东西厢房,现仅存东厢房基址。古泮池经多年填淤,现存东西长196米,南北宽73.4米,水面面积1.4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