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遇春

明朝开国将领
郑遇春(1333年-1390年),明朝开国将领,[háo]州(今安徽凤阳)人,唐朝宰相郑畋的后代,将领郑遇霖的弟弟。[1]
至正十三年(1353年),郑遇春与兄一道随朱元璋攻取铁佛冈、三[chà]子、大柳等寨,因战功晋升为总管。至正十五年(1355年),参与渡江战役,后参与平定陈友谅洪武三年(1370年),郑遇春晋升为大都督府事,封为荥阳侯,食禄九百石。洪武四年(1371年),受命驻守临濠,开设大都督府。因受到牵连,被削去爵位。不久后得以恢复,再次镇守朔州。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郑遇春因胡惟庸案[2]受牵连,被杀,爵位被削除。[1]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郑遇春和兄长郑遇霖都因勇猛力大出名,其兄郑遇霖和同乡人有矛盾,想要杀之而后快,幸得郑遇春极力劝阻才得以解决。因此人们都害怕郑遇霖,对比认为郑遇春十分贤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