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O2O

以餐饮业为基础的O2O
餐饮O2O,是指以餐饮业为基础的O2O,绝不可做成O2O基础的餐饮业。这点等同于电子商务,必须以商务为基础,电子是方式方法。

产生原因

自2013年开始,餐饮行业尤其是高端餐饮受限制“三公”消费政策影响,状况一直不佳,这种困境延续到2014年。一些地区性高端餐饮商户纷纷停业,全国连锁高端餐饮品牌则大多选择关店止血。[1]餐饮业遭遇“寒流”,这让很多餐饮企业开始思考借助互联网进行变革发展的可能。
餐饮o2o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的消费行为也随之改变,移动端成为O2O最重要的发展方向。移动设备的位置属性和生活服务具有位置性,这决定了移动端更加适合O2O的发展;同时,手机的便携性也与用户的实时性生活需求正好吻合。“工作在PC,生活在手机”俨然成为大部分用户的习惯,而餐饮是生活领域最重要的行业;作为高频低额的品类,用户习惯随时随地做出决策,餐饮企业从线下走到线上是大势所趋。发展历程  从2013年开始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为在线餐饮市场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2014年在线外卖更是成为餐饮O2O中发展最为快速的产品迅速崛起。根据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餐饮行业O2O市场规模达到622.8亿,比2012年增长61.2%;2014年中国餐饮行业O2O市场规模在2013年的基础上增长到943.7亿,较2013年增长51.5%。预计到2017年中国餐饮行业O2O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这些都与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式增长、移动支付习惯的养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正是这些多种因素才造就了其庞大的市场规模。餐饮行业可以说是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的行业之一,随着移动互联网产业与在线支付功能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尝试在线预订或者外卖,消费模式的改变让用户也快速的增长。  2013年中国餐饮O2O在线商务用户规模达到1.39亿,较2012年增长41.8%;2014年中国餐饮O2O在线商务用户规模达到1.89亿,比2013年增长36.1%。预计到2017年餐饮O2O在线用户规模将达到3亿。随着一线城市在线商务用户增长逐步放缓,其用户规模增长率将随之下降,趋于平稳化发展。行业现状  中国餐饮行业O2O市场正逐渐步入快速发展期,经过2012年到2013年的市场培育,线下餐饮商户逐渐意识到线上渠道的重要性,但也更清醒地认识到餐饮产品的关键性。随着餐饮商户的互联网意识日趋增强,对网络工具的熟悉程度加深,互联网对线下餐饮商户的门槛会正逐步减弱,这在一线连锁餐饮品牌表现尤为明显。线上平台对餐饮商户的把控正逐渐从流量入口转向后端服务技术支持,线上流量瓶颈已经显现,加大后端服务投入及多元化战略布局成为线上平台接下来的发展方向。餐饮O2O业务的主动权正逐渐往线下餐饮商户倾斜。  BAT的O2O大战愈演愈烈,其中餐饮是重要的一块:如百度2014年1月全资收购糯米网;阿里巴巴携手蚂蚁金服联合注资60亿复活口碑;美团大众点评宣布合并,腾讯计划10亿美元战略投资“新美大”……[2]这些举措极大缩短了餐饮垂直行业对用户群体的培育时间,并在资金、技术和流量上帮助餐饮商家接受互联网,促进了传统餐饮业业务改造和进步。中国餐饮协会预计,2015年中国餐饮O2O在线用户规模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到2015年将超过2亿人。结合线上线下数据进行的调研发现,94%的用户都是通过手机进行下单消费的,可见通过移动终端进行餐饮O2O消费已经深入人心。移动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传统餐饮业,具体表现在:在线预订完成消费过程,打造闭环,商家可以通过预先收取货款节约资金成本;掌握用户消费数据,根据数据提升对新老客户的维护和营销效果;及时掌握顾客反馈信息,了解消费者心理需求,更新产品和服务策略;帮助传统餐饮企业降低营销成本,企业推广效果也可以量化和查询;降低传统餐饮企业地段的重要性,减少商家租金支出,甚至使餐饮业者用无店铺的方式开展餐饮服务。[3]发展趋势  1、餐饮后端服务成O2O重点  餐饮O2O的进程,其实是餐饮行业信息化的一个过程。O2O前面阶段只是解决了把餐厅的一些基本信息搬上互联网的问题,比如菜单,评价等,这是远远不够的。真正改变餐饮行业互联网结合的途径来自餐饮后端服务的信息化改造和升级。未来随着餐饮商户的后端管理争夺战日渐凸显,餐饮O2O将进入下一个纪元——大数据时代。整个营业管理,将通过终端的智能软硬件设备开始实现信息化。比如餐厅的点菜数据,会员管理,进销存等等。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是有一天你去餐厅用手机点餐,你能看到某个菜被点了多少回等等有趣的应用,其背后都是信息化越来越彻底的原因。在资本为王的时代,有实力布局餐饮大数据的,必将是资本大鳄。  2、从补贴、烧钱回归商业本质  业内人士指出,无论是餐饮O2O平台,还是利用互联网获得融资的互联网餐饮品牌,过去以来主要的生存方式就是靠融资“烧钱”。 2014年上演的外卖补贴大战,各大外卖平台纷纷拿出巨资参与补贴。现今,业内人士都认识到烧钱无法培养用户的忠诚度,在美团大众点评等平台合并潮流下,补贴力度将逐渐减小,餐饮O2O的精力和资源将会更回归“匠心”本质,放在提升产品和服务上。同时,这个趋势将使更多的商家和用户向接受优惠券、赠送和满减等理性优惠政策引流。  3、企业自建O2O平台渐成趋势  与其他第三方O2O平台的最大不同在于,通过专业的平台服务,企业可将排队、支付、营销等一系列环节整合到餐饮企业独立的微信公众号中,搭建自身专属的O2O平台。换言之,餐饮企业将自主独立地整合自身的顾客来源,而非依附于第三方O2O平台,餐饮企业可借助平台提供的各类营销工具,制定符合自身需求的解决方案。将顾客真正还给企业,从等位、点餐、支付和会员活动形成一条属于企业自身的场景化O2O闭环。[4]4、中小城市将推动餐饮O2O的进一步发展  北上广深是中国经济的重心,聚集了全国各地餐饮美食,是各类餐饮O2O企业的必争之地,但北上广深远远不是中国的全部。目前两个方面的阻力正变成动力推动O2O发展呈下沉趋势。一方面是在北上广深等红海市场遭遇增长天花板的O2O企业开始主动下沉,部分有先见之明的餐饮O2O企业甚至从一开始就选择竞争力小的三四线城市。另一方面,目前三四线城市的互联网水平和思想意识正在改观,当地用户对互联网的应用开始超越聊天和游戏的低层次范畴,对电子商务和包括餐饮在内的生活服务O2O的需求在加大。从长远的趋势来看,中国的城镇化正在迅速推进,地域间的差异会先尖锐后缓和,一些新型中小城市有望兴起,先进的互联网设施将迅速得到配套,具有先进思维的人也将会向这些城市流动,这能为包括餐饮行业在内的O2O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广阔地域空间。主要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