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南星

单子叶植物纲泽泻亚纲的植物
东北南星(学名:Arisaema amurense Maxim.)是天南星科天南星属植物,花期在5月,果实在9月成熟。它的花序柄短于叶柄,长约9-15厘米,浆果红色,直径5-9毫米,种子4颗,呈卵形。它的块茎可以入药,有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的功效,可用于顽痰咳嗽、风疾眩晕、中风痰壅、口眼歪斜等症状的治疗。此外,生品还可以外用于[yōng]肿及蛇虫咬伤。

形态特征

块茎小,近球形,直径1-2厘米。鳞叶2,线状披针形,锐尖,膜质,内面的长9-15厘米。叶1,叶柄长17-30厘米,下部1/3具鞘,紫色;叶片鸟足状分裂,裂片5,倒卵形,倒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先端短渐尖或锐尖,基部楔形,中裂片具长0.2-2厘米的柄,长7-11厘米,宽4-7厘米,侧裂片具长0.5-1厘米共同的柄,与中裂片近等大;侧脉脉距0.8-1.2厘米,集合脉距边缘3-6毫米,全缘。
东北南星
花序柄短于叶柄,长9-15厘米。佛焰苞长约10厘米,管部漏斗状,白绿色,长5厘米,上部粗2厘米,喉部边缘斜截形,狭外,卷;檐部直立,卵状披针形,渐尖,长5-6厘米,宽3-4厘米,绿色或紫色具白色条纹。肉穗花序单性,雄花序长约2厘米,上部渐狭,花疏;雌花序短圆锥形,长1厘米,基部粗5毫米;各附属器具短柄,棒状,长2.5-3.5厘米,基部截形,粗4-5毫米,向上略细,先端钝圆,粗约2毫米。雄花具柄,花药2-3,药室近圆球形,顶孔圆形;雌花:子房倒卵形,柱头大,盘状,具短柄。浆果红色,直径5-9毫米;种子4,红色,卵形。肉穗花序轴常于果期增大,基部粗可达2.8厘米,果落后紫红色。花期5月,果9月成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