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宽禅师

明末清初著名禅师
海宽禅师(1596—1666年)邢台内邱人,明末清初着名禅师,嵩山·少林寺历史上最后一位钦命住持,主持少林寺长达27年之久。法名海宽,字涵宇,号彼岸,称彼岸宽公。

人物生平

据其墓塔前残碑知,他出生于万历丙申(1596)年。直隶(今河北)人,俗姓王,出家后拜少林寺住持传曹洞正宗第二十七代法嗣慧喜禅师为师,得喜公衣钵,喜公赞他“戒德清白,禅学精练,堪为一代表率“。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喜公示寂,海宽接受朝廷礼部文书,继之出任少林寺住持,为少林寺传曹洞正宗第二十八代法嗣。

主要事件

海宽接任住持后不久,战争纷起,嵩山·少林寺成为农民义军进攻对象,在这关键时刻,由于少林有德高望重的海宽住持,使少林的传法得以维系。清王朝建立之后,顺治三年(1646年),河南巡抚及河南京官上书礼部请求按照明朝少林住持任职制度,给他更换文书,得到礼部同意,由于足疾,他未赴京领文书。顺治十四年(1657年),僧录司又呈书朝廷礼部给他更换文书,得到批准,于是他赴京换了任命书。在明末战争中,少林寺损毁严重,海宽于顺治九年(1652年)至十年(1653年),在分守许公等官员的支持下,四处募资,大修少林寺,重修了大殿、禅堂、单传殿(达摩殿)、武圣祖师殿(紧那罗殿)、钟楼、藏经阁、山门、方丈室等,使少林寺金碧一新。康熙二年(1663年)又在初祖庵主持大法会。康熙五年(1666年),海宽圆寂,葬于塔林。海宽是少林寺历史上最后一位钦命住持。清康熙五年(1666年)海宽去世后,按旧制本应重新钦命住持,但清廷却终止对了对少林寺住持的任命,使传承了数百年的钦命住持制度宣告终结。之后,在清廷的压制下,少林寺出现了相当混乱的局面,以致“法堂草长、宗徒雨散”(见张思明《重建慈云庵碑记》)。(编辑整理:延芫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