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鞘[shāo]岭隧道地处祁连山脉北支冷龙岭的东南端,位于黄土、青藏、内蒙古三大高原交会地带。[1]根据建造历史,分为第一代乌鞘岭隧道、第二代乌鞘岭特长隧道及第三代新乌鞘岭隧道。[1][2][3] 乌鞘岭隧道自1953年开工建设成第一代乌鞘岭隧道,历时运行52年。2003年开工建设第二代乌鞘岭隧道(兰新铁路兰州至武威二线乌鞘岭特长隧道),2019年开工建设第三代乌鞘岭隧道(兰张高速铁路新乌鞘岭隧道)。[3]三代隧道见证铁路发展历程。[2]
第二代乌鞘岭隧道是中国第一座单线长度超过20000m的特长铁路隧道,是铁路“十五”期间重点工程项目。因其工程规模大、地质复杂、工期紧迫,有别于国内外的非常规的工程,被称为连霍线施工难度最大的“咽喉工程”。2013年7月30日该隧道正式通车运行,总长度43.84千米。[4][5] 第三代乌鞘岭隧道施工过程中采用了较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攻克了诸如膨胀性围岩施工等众多技术难题,掌握了高寒地区膨胀性围岩的特性,总结出了适合于高寒地区特长隧道膨胀性围岩的合理开挖方法及机械配套。[6]
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