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藓(拉丁学名:Bryum argenteum)植物体密集丛生,银白色、灰绿色。生于住房周围和低山土坡及薄土岩面或火烧后的林地。有清热解毒;止血的功效。根据外壁纹饰可分为:类型I,棒状突起顶端圃钝;类型Ⅱ,棒状突起顶端尖或具散突起;类型Ⅲ.棒状突起顶端膨大成半球形。根据孢子直径的大小,可分为3个类群。
形态特征
真藓属植物,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分离后逐渐发育成球形或近球形的单细胞孢子。孢子多为黄褐色或黄绿色,均具萌发孔(Apern—re),即近极薄壁区。物种问孢子直径差异较大,最小的为9.8lam,最大的达28.2肿1。在光镜下观察,Bryum c0,D . turn等8个种的孢子外壁显示近于平滑,B.1onchocaulon等5个种的孢子外壁具细疣。 然而,扫描电镜观察证实,13个种的孢子的外壁均具棒状突起,但棒状突起的高度以及顶部的细微结构有差异。
生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