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泌

唐代著名诗人
张泌字子澄,唐末诗人,小说家,花间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生卒年约与韩偓(842-914)相近。[1]
现存唐代张泌曲子词28首,诗19首,小说2篇。其中词曲《花间集》收27首,《尊前集》收1首;《才调集》卷四收张泌诗18首,童养年《全唐诗续补遗》收张泌诗《岳阳楼》;小说《韦安道传》和《妆楼记》被唐末陈翰收入小说集《异闻集》,在唐末五代流传甚广。张泌作品《寄人》入选《唐诗三百首》,而《浣溪沙·晚逐香车入凤城》一词被鲁迅先生戏称为“唐朝的钉梢”并将该词中翻译成白话文收录在《二心集》中。[1]
历史上将唐代张泌与南唐张泌混淆,对张泌的记载通常是两人事迹的组合描述,直到民国胡适考究后认为历史上应当有两位张泌。经过众多学者的探究,唐朝张泌应为《花间集》和《才调集》所载作者,但对于《浣溪沙·枕障薰炉隔绣帷》一词的著作权仍保有争议。[2][3]

人物生平

张泌,字子澄,生卒年约与韩偓(842-914)相当,在唐末登进士第,为《花间集》所载词人,官至舍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