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海舰队

德意志帝国海军的水面作战舰队
公海舰队是德意志帝国海军的一支主力舰队,成立于1907年2月,由德意志帝国本土舰队改名而来。该舰队的创建者是海军上将阿尔弗雷德·冯·铁必制,他的目标是建立一支足以挑战英国皇家海军的舰队。德皇威廉二世也积极支持公海舰队,将其视为德国扩张海外殖民地、成为全球强国的工具。铁必制的核心思想是通过集结强大的战斗舰队在北海英国形成均势,从而避免与英国发生冲突。
公海舰队主要由战舰编组而成,一般由8艘舰艇组成分舰队,也有一些特别编制的分舰队,如第1侦查集群。1906年的无畏舰革命对公海舰队的组成产生了重大影响,编制中的24艘前无畏舰都变得过时,需要进行更新。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公海舰队才有了两支满编的无畏舰分舰队,其中8艘最现代化的前无畏舰编入第3分舰队。尽管战争结束后解散,但在战争爆发时,仍有两支额外的分舰队执行了动员。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公海舰队多次在北海出击,旨在引诱英国大舰队的部分舰艇落单,然后进行歼灭。这种引诱作战主要由第1侦查集群执行,特别是集群中航行速度较快的战列巡洋舰群。引诱作战的结果导致了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的日德兰海战,然而,与德国计划不同的是,公海舰队遭遇了整支英国大舰队。日德兰海战的结果并没有决定性的影响,但使英国获得了战略优势,并说服了德国舰队司令赖因哈德·舍尔上将:尽管舰队决战获得了重大战术优势,但无法扭转德国的战局。此后,舍尔与其他海军高层一同向德皇建议改变战略,采取无限制潜艇战。在1917年和1918年期间,公海舰队的主要任务是确保北海德国海军基地,以支持潜艇作战。尽管如此,公海舰队仍多次在北海出击,并派遣分舰队前往波罗的海对抗俄国波罗的海舰队。1918年11月,德国战败,协约国在斯卡帕湾拘留了整支公海舰队,然而就在1919年6月,德国海军士兵自行凿沉了舰队的大部分舰艇。[1][2]

基本介绍

曾参与过1916年5月与英国之间发生的日德兰海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德国投降,公海舰队海军士兵在“彩虹行动”中,将大部分原属公海舰队的军舰凿沉于苏格兰北部奥克尼群岛斯卡帕湾(Scapa flow)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