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鸟

寒带地区特有的鸟类
雷鸟别名雪鸡鸟纲鸡形目松鸡科雷鸟属,是典型的寒带鸟类,终年留居在严寒的北方,[2][4][5]会飞,善于奔走,飞行迅速,亦能在雪地上疾驰,但不能远飞,类似山鹑。全世界共有4种雷鸟,中国产2种,柳雷鸟和岩雷鸟,因数量稀少,都已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6]
由于长期在冰雪中生活,雷鸟形成一系列适应在冻原地带生活环境的特性。腿上的毛被厚而长,一直覆盖到脚趾;脚距周围有很多长毛,这样既保暖,又可以增大脚与雪地的接触面积,利于在松软的雪地上奔跑;鼻孔外也覆盖着羽毛,可抵挡北极的风暴。也有利于向雪下啄取食物。冬季时藏在雪穴中,躲避北极的暴风雪。雷鸟几乎完全吃植物性食物,以苔藓、植物的嫩芽、嫩枝和根等为主食。[2]
雷鸟羽色因季节而异,与环境一致:冬季羽毛白色,与雪地相一致;春夏则为有横斑的灰或褐色,以配合冻原地区的植被颜色,这是雷鸟最典型的特点。[6]它们夏季和冬季完全更换新的羽毛,而春季和秋季只是局部替换。雌鸟每年3次换羽,婚前不换。雄鸟繁殖前还有换“婚羽”的习性,是为了用华丽的羽饰来博得雌鸟的青睐。雌鸟羽毛不如雄鸟艳丽,更便于隐蔽自身和保护幼雏。雷鸟随季节频繁的更换羽毛的特点很早就引起动物学家的注意,是研究物种进化与自然选择的典型例子。[2]

形态特征

雷鸟是一种中小型鸟类,体长36-40厘米,翅长约190毫米。[7][8]由于长期在冰雪中生活,形成一系列适应在冻原地带生活环境的特性。腿上的毛被厚而长,一直覆盖到脚趾;脚距周围有很多长毛,这样既保暖,又可以增大脚与雪地的接触面积,利于在松软的雪地上奔跑;鼻孔外也覆盖着羽毛,可抵挡北极的风暴。[2]它的羽毛随季节发生变化,在冬季以外的季节,羽色变异很大。但大都是上体暗褐色,下体胸部暗色,翅为白色;跗蹠被羽到趾,虹膜褐色,嘴黑色。春季时,雄鸟头部、颈部、背部、喉和胸栗棕黄色;喉、胸有时具狭窄的暗色横斑,上背特别明显;尾羽褐色,尾上覆羽与背同色;翅为白色。夏季时,上体呈黑褐色,并间有黄棕色斑纹,羽端具有白色的狭边;喉部及胸部为沙黄色,并有黑褐色横斑;下体呈白色,尾部为黑褐色,先端有白色狭边,脚及趾均覆盖有白羽。秋季时,雄鸟头部及颈的上面暗棕黄肉桂色,具宽阔的黑色带斑和斑块,上体及其他部分与头颈同色,但黑色斑点较多,有时在羽毛中有显著粗斑;颏、喉、头侧肉桂色,有时颏羽及颈羽具狭窄的黑色的羽缘;喉部具暗色斑点;胸和腹亦为淡棕黄色。冬季时,雌、雄鸟均为白色,但嘴及外侧尾羽及飞羽的羽轴为黑色,自嘴角至眼后有一条宽的黑色过眼纹,眼上红色裸皮十分夺目。[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