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可·穆勒-抖音百科
马可·穆勒(外文名:Marco Mueller,别名马克·穆勒),1953年6月7日出生于意大利罗马,上海大学特聘教授、上海大学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艺术总监,电影制片人、策展人,电影史学教授、影评人。[1][2][3] 1974年,马可・穆勒[a]来到中国,至辽宁大学研究群众文艺。后来,他结识了中国第五代电影人,并前往南京大学做了访问学者。之后,他观看了很多民国时期的老电影,加深了对中国社会的了解。1978年,马可回到意大利开始专心研究电影。1979年,马可 在都灵独立创办了 “电的影子”[b]电影节,第一次将中国电影大规模地呈现在国际领域。之后,他还担任了柏沙卢电影节、鹿特丹电影节主席。1983年,他在柏沙卢电影节安排了 “亚洲电影面面观” 单元,组织专题放映香港电影。1986年,马可担任威尼斯电影节选片委员会的亚洲区选片工作,任期达18年。上任第一年,他将凌子风导演的《原野》送到了威尼斯电影节,这也是中国大陆第一部参加国外大型影展的影片。1991年起,马可担任了10年的洛迦诺电影节主席 。[4][2][5] 1999年9月,马可担任制片人的剧情电影《过年回家》在威尼斯电影节上展映。[6]2001年9月19日,他担任制片人的剧情电影《无主之地》在法国上映。[7]2004年起,马可任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席[c],任期4年。[4]2007年,他担任制片人的传记电影《哭泣》上映。[8]2015年,马可担任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首席顾问。[9]2021年,他担任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评委。[10]2022年11月,马可担任第四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艺术总监,与七名国际选片艺术顾问为第四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遴选片单。[11]2024年6月,他参加2024中国影视之夜。[12] 马可·穆勒对中国电影做出了杰出贡献,被称为“把中国电影推向世界的第一人”,也被中国国务院授予了中意友好贡献奖。[1][13]2023年,他获2023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14]2024年,他获第九届会林文化奖。[15] 人物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