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定向

明朝著名的理学家
耿定向(1524.11.5 ~约1596),字在伦,又字子衡,号楚侗,人称天台先生。[1][2]湖广黄州府黄安县(今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杏花乡泊岸村横山岔湾)人。[3][4]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进士,历行人、御史学政、大理寺右丞、右副都御史户部尚书总督仓场。中间曾因讥讽内阁大学士高拱而被贬为横州别官。[5][6]为官清廉,政绩卓著。他还是明代著名的理学家。晚年辞官回乡,与弟耿定理耿定力一起居天台山创设书院,讲学授徒,潜心学问,合成“天台三耿”。[7][8]著有《冰玉堂语录》《硕辅宝鉴要览》《耿子庸言》《先进遗风》《耿天台文集》等。去世后,朝廷追赠太子少保,谥号“恭简”。今人整理有《耿定向集》。 1563年,置黄安县,身为明户部尚书的耿定向从此被誉为红安之父。[9][10]

人物生平

耿定向(1524.11.5 ~约1596),字在伦,又字子衡,号楚侗,人称天台先生。湖广黄州府麻城县(今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人。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进士,授职为行人,升任御史严嵩父子窃取朝政,吏部尚书吴鹏攀附他们。耿定向上书奏揭发吴鹏的六条罪状,进而称吴鹏的女婿、学士董份担任会试的总裁时,为吴鹏的儿子吴绍舞弊,应当一起予以贬斥。严嵩进行庇护,事情最后竟被搁置起来。他出京担任甘肃巡按御使,举荐与弹劾没有徇私。离任时,行李只有一挑担,有人赠送石经给他,他将石经留在境内离去。返回朝廷,督导南京学政
问津书院主讲耿定向画像
隆庆初年,他升任大理寺的右寺丞。高拱当权,耿定向曾经讥讽他气量狭小,没有大臣的气度,高拱对他怀恨在心。等到高拱掌管吏部,以考核为名贬[zhé]他为横州判官。高拱被罢免后,他被委以衡州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