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都库什山脉

亚洲中部的山脉
兴都库什山脉(英语:Hindu Kush Mountains;[1]普什图语:هندوکش)[4],是位于亚洲中部的山脉,[1]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2]其平均海拔约5000米,最高点为海拔7690米的蒂里奇米尔山。[1]兴都库什山脉全长约800千米,宽约240千米,范围面积约55000平方千米,横跨阿富汗、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中国等国。[2][3]
兴都库什山脉是亚洲的两大主要气候区的分水岭,东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中部和西部属于地中海气候[2]兴都库什山脉是约5000万年前印度板块欧亚大陆板块碰撞的产物,[2]东北部连接了喀喇昆仑山脉、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形成了山结帕米尔高原[5]该山脉是中亚阿姆河流域、南亚印度河流域的分界线,[2]同时也是喀布尔河、赫尔曼德河的发源地。[6]兴都库什山脉拥有丰富的青金石资源,阿富汗巴达赫尚省科克奇河,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青金石矿床。[7][8]兴都库什山脉拥有阿富汗瓦罕和巴基斯坦红其拉甫等国家公园,有雪豹马可波罗盘羊等珍稀物种。[9][10]
公元前6世纪,波斯帝国曾占据兴都库什山脉。[6]公元前327年前后,亚历山大通过兴都库什山脉进入印度次大陆。[11]兴都库什山脉历史上是世界宗教中心之一,[12]留下了巴米扬佛像、古巴克特里亚文化遗产[13][14]兴都库什山脉间的瓦罕走廊是连接中亚和东亚地区的重要通道;20世纪时,英国俄国就以兴都库什山脉(瓦罕走廊)为界瓜分亚洲中部和南部。[15]进入近现代后,兴都库什山脉成为阿富汗冲突频发的地区之一。[16]

命名

兴都库什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大约公元1000年出版的地图上。[2]此名称的由来还没有统一的说法,有许多学者、作家提出不同的理论。伊本·白图泰认为, “兴都库什(Hindu Kush)”被理解为“印度教徒的杀手”,暗示当时印度奴隶在被强制迁徙到突厥斯坦地区时死于阿富汗山地的严酷气候。[3][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