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焞

李氏朝鲜第十九代君主
朝鲜肃宗李焞[tūn](1661年-1720年),是朝鲜王朝的第19代君主,1674年至1720年在位。他是朝鲜显宗[yuān]明圣王后金氏的独子,幼名龙祥,字明普。在位期间,他通过改革放缓了对良民和贱民的掠夺,但也使党派斗争空前激烈,内耗了大量国力。他善于权术,通过扶弱抑强的方法强化王权,但也导致了朝鲜王朝百年的朋党政治达到最高峰。在社会经济上,他推广大同法,改革良役制度,发行金属货币常平通宝。在思想文化上,他强化“尊周思明”的意识形态,盛行儒学书院,并建立大报坛。在对外关系上,他与清朝日本保持了传统的友好关系,但也发生了边界人员纠纷。他去世后,世子李昀继位,是为景宗。

人物生平

初登王位

顺治十八年(1661年)八月十五日,李焞降生于庆德宫(今庆熙宫)之会祥殿,是朝鲜显宗李棩明圣王后金氏的独子,乳名龙祥。康熙四年(1665年)以宋时烈、宋浚[jùn]吉、金佑明、金寿恒为元子辅养官。康熙五年(1666年)三月十一日定名为“焞”。康熙六年(1667年)正月二十二日册立为王世子。康熙九年(1670年)行冠礼,翌年迎娶西人大臣金万基之女(仁敬王后)为王世子嫔
康熙十三年(1674年)八月十八日,父王显宗[hōng]逝。八月二十三日,李焞即位于昌德宫之仁政门,时年十四岁。清朝康熙皇帝派内大臣寿西特、侍卫桑厄等赴朝鲜,于康熙十四年(1675年)三月初三日正式册封李焞为朝鲜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