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自然科学

16至19世纪的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根据其发展的阶段性大致可分为古代自然科学[1]、近代自然科学和现代自然科学。近代自然科学是指从16至19世纪这一时期的自然科学,又称近代实验自然科学。19世纪末和20世纪是现代自然科学发展的时期。近代自然科学在古代自然科学的基础上产生,但又不同于古代自然科学。从古代自然科学发展到近代自然科学,这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一次大飞跃,标志着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提高。

社会基础和条件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和发展

欧洲从13世纪中叶开始,技术的社会应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和发展[2]。十四五世纪,在最早产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意大利,手工业技术已有较高水平,家庭手工业已转化为工场手工业。在14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城已有毛织企业300多个,大约有3万多毛织工人。由于有了用水力驱动的动力锤,可以锻造较重的船锚,加上其他加工技术的进步,已能制造大型帆船,这更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意大利威尼斯的各造船厂每年能制造上千艘船只。意大利有了往来于地中海的商业船队。十五六世纪,德国已有了用马力和水力驱动的抽水机,使深坑采矿成为可能。德、法、意等国在15世纪后半期已出现了高10英尺、直径5英尺的大型熔矿炉,实行了鼓风炼铁法。英国的纺织业则著称于欧洲

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