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效应(Ground effect)亦称为翼地效应或翼面效应,[2]指交通载具的起升力装置在接近地面工作时,接受由地面产生的气动力效果。[1]当运动的飞行器距地面(或水面)很近时,整个飞行器体的上下压力差增大,升力会陡然增加。大量风洞试验证明,当机翼距地面高度为翼展15%时,翼地效应最明显,能使翼尖涡流减小,使经过机翼的气流基本与海平面平行,一旦气流与海平面平行,原来的诱导阻力就会变成升力,此时升阻比会提高约30%,这就是地效应的作用。[2] 在20世纪20年代,飞行员们就已经直接通过飞行经验了解地面效应了。1934年,美国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NACA)的一份技术报告“Technical Memorandum 771”就指出了地面效应对飞行器起飞和降落的影响。一些飞行员甚至故意借用地面效应战术省油低飞。比如,1930年德国巨型飞艇Dornier DO-X在飞跃大西洋时就利用了地面效应。[8] 地面效应在飞机即将坠机时,可以挽救飞机和乘客,还可以在飞行器起飞时,让飞机容易升空,看起来很有益。[3]经常开车的人都知道,小轿车在高速行驶时会“打飘”,好像被某种力量向上托着一样。这就是地面效应对小轿车的影响。[4]而更快速掠地飞行的飞机,地面对它的影响更大。其实所有贴地或贴看水面高速行驶的机、车都会受到地面效应的影响。但是,对于没有经验的飞行员来说,地面效应未必是福,它反而是导致空难的一大原因。科学家一直想利用地面效应来设计贴近地面(水面)行驶的车辆、舰船或飞机,这可以大大提高速度,减少耗能。[7]其中地效飞行器就是个例子,它是一种利用地面效应提供支撑力而飞行的动载工具。[3] 定义
地面效应是交通载具在非常接近地面运行时出现的一种性能升高的状态。[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