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鸡公山是大别山一支脉,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南38千米,地当豫鄂两省交界处。其主峰报晓峰海拔768米,突兀拔起于群山环抱之中,因其酷似雄鸡的头而得名鸡公山。[1][2] 鸡公山是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八大景区之一,1982年11月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4]鸡公山上有清末民初不同国别和风格的建筑群,有“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美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共租界。[5]
鸡公山是中国南北天然分界线,有“青分楚豫、气压嵩衡”之说。其历史悠久,早在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中就有记载,称为鸡翅山,至清代改名为鸡公山,后一直沿用。由于鸡公山处于中国南北动植物过渡带,天然植被占面积的60%[6],森林覆盖率达98%,故其成为了在海拔千米以下少有的避暑之处。[7]鸡公山区内森林茂密、生物资源丰富,有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大鲵、长尾雉、香果树等,是河南农林、师范、医药等高校教学和科研基地。[5] 2019年11月,鸡公山景区通过景观质量评审,正式列入创建中国国家5A级旅游景区预备名单。“2022年3月12日,景区被授予河南省5钻级智慧景区称号。2022年7月15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公告称,鸡公山正式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3] 旅游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