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社会主义共和国(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Socijalistička Republika Crna Gora/Социјалистичка Република Црна Гора,英文:Socialist republic of Montenegro)[2]座落在迪纳拉山脉的南段,其拥有293公里的海岸线。[7]共和国的广大内地全是崎岖的山地,群山之中有许多深涧峡谷。[5]该国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中西部,东南同阿尔巴尼亚为邻,东北部同塞尔维亚相连,西北同波黑和克罗地亚接壤,西南部地区濒临亚得里亚海,海岸线长293公里。中部为丘陵平原地带,北部和东北部为高原和山地。[1] 该地气候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沿海地区为地中海式气候。[8]冬季寒冷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气候依地形自南向北分为地中海式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山地气候,年平均气温13.5℃,年平均降水量为1798毫米。[1] 黑山社会主义共和国以发展基础工业、交通运输、电力工业为重点。其中最重要的有戈尔尼亚泽塔和皮瓦河水电站、尼克希奇钢铁厂、铁托格勒炼铝厂等,此外,还有几家木材加工厂。黑山的海洋商船队约占南斯拉夫商船队的五分之一,商船队促进了造船工业的发展。[5] 1945年,南斯拉夫人民赢得反法西斯战争胜 利。同年11月29日,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1]同年,黑山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成为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的加盟共和国。[9]1963年,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改称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1992年,南斯拉夫解体,南斯拉夫的四个加盟国(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在20世纪九十年代初独立后,黑山和塞尔维亚成为了南斯拉夫仅存的两个加盟共和国,并联合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2003年2月4日,更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9]2006年6月3日,黑山宣布独立。6月28日,第60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决议,接纳黑山为联合国第192个成员国。[10]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