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泉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李金泉(1920年—2012年),男,汉族,原名李景泉,北京人,毕业于中华戏曲专科学校。李金泉工老旦,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老旦新李派创始人,一级演员[1][2][3]
李金泉1920年生于北京。李金泉13岁考入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初学老生,后改老旦,受教于文亮臣、刘俊峰、时青山等。1940年毕业后,得到著名京剧老旦艺术家李多奎真传。1949年,李金泉加入了中国京剧院(现为国家京剧院)。在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舞台实践过程中,他融龚派、李派的优长,并结合自身的条件和对京剧艺术的理解和追求,逐步创立了以激越醇厚、细腻委婉、清新俏丽、声情并茂的老旦新李派。[1]李金泉代表作品有《钓金龟》《遇后龙袍》《李逵探母》以及现代戏《白毛女》等。[3]2012年1月21日,李金泉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京逝世,享年92岁。[1]
2008年,李金泉被评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3][4]2011年1月,李金泉获得中国戏曲表演学会终身成就奖”。[5]

人物经历

13岁入中华戏曲专科学校,为金字科学生,初学老生,后改老旦。受教于文亮臣、徐寿祺、孙甫亭、刘俊峰、时青山等,具有深厚的基本功。他学戏一年余,就以童年时期的高亮嗓音一鸣惊人。中华戏校的十年,他始终以高材生的身份活跃在京剧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