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谕广训

清朝官方出版图书
《圣谕广训》雍正二年(1724年)出版的官修典籍,满清时期的国教。训谕世人守法和应有的德行、道理。源于满清康熙皇帝的《圣谕十六条》,雍正皇帝继位后加以推衍解释。清政府在各地推行宣讲,并定为考试内容。[1]

内容简介

《圣谕广训》是由清朝官方颁布,并运用政治力使之广为刊行的官样书籍。《圣谕广训》一书的内文,基本上分为康熙〈圣谕十六条〉与雍正〈广训〉两个架构。〈圣谕十六条〉乃摘录自康熙九年(1670)所颁上谕,每条七字,结构工整,兹列于下
圣谕广训
而「广训」部分,则完成于雍正即位次年(1724)。雍正自云,期望其子民「俾服诵圣训者咸得晓然于圣祖[yǒu]民觉世之旨,勿徒视为条教、号令之虚文」 ,因此就康熙〈圣谕十六条〉各条目,逐一「寻绎其义,推衍其文,共得万言,名曰圣谕广训」 ,而创作了十六篇短文,及一篇序言。至此《圣谕广训》一卷于焉问世(后简称《广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