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古河地名早先叫何家坞。据说古河张氏家族是从明朝洪武年代由苏州城移民至此,有的定居东庄梨园,有的定居西庄古河。东庄人习文,西庄人精武。 过去周边四乡皆传,“东庄有饼,西庄有墓”。东庄人知书达礼,多出文人学子,处事有方,人缘甚好,邻里纠纷难调之处,东庄人都会出面化解平息。“东庄有饼”意指,每有旅人难民囊中无财、腹中无食时,途经东庄,东庄人会奉上食物供其饱餐,临行还赠送旅人难民一些干粮上路。西庄人善于保家卫民,见义勇为,行侠仗义,自古何家坞一带地处阜、淮、涟三县交界,鱼龙混杂,周边有贼匪害民,但不敢到何家坞一带打家劫舍,“西庄有墓”意指,贼匪到了古河地带行不法之事就再无回头之路。因此,过去周边四乡,皆称古河人能文能武,文能安邦武能保民,深受四乡信服。
再后来,官府兴办地方邮政,在古河设点,当时邮差送信没有车辆,除了跑腿,就靠船带,古河的邮船停靠点在一个姓胡的家门口,为便于停船,在胡氏门前建了一个船坞,定名为胡家坞,在上报名称时,因经办人方言口误,被登录为何家坞。1945年元月,建政设乡定名古河乡(小乡),取“古二山”和“何家坞”的首字,亦因恒河跨境之故,将“何”改为“河”,定名“古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