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墅区,是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下辖区,位于京杭大运河的最南端,为杭州市中心城区之一。[3]拱墅区人民政府驻拱宸桥街道台州路1号,全区总面积119平方公里,[1]以境内有拱宸桥、湖墅而得名。[1][6]截至2023年末,拱墅区下辖18个街道,54个(村)经济合作社,174个社区,常住人口118.8万人,其中户籍人口89.47万人。[1] 拱墅区辖区地势呈东北高西南低,属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辖区内有半山国家森林公园,是杭州主城区首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拱墅区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代末期,自秦至唐,隶属钱塘县;[3][6]宋至清属仁和县;[3][6]1949年5月更名为拱墅区。[3][6]1959年,拱墅联社和半山联社合并,定名钱塘联社。1960年,原拱墅联社的城区街道以及塘河人民公社从钱塘联社划出,恢复拱墅区;[3][6]1990年拱墅区、半山区合并,设拱墅区。[3][6]1996年,将石桥乡、东新街道划归下城区,将西湖区的祥符镇划归拱墅区。[6][12]2021年,国务院批准撤销下城区、拱墅区,成立新的拱墅区。[3][6] 2023年拱墅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91.5亿元。[9]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93.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898.1亿元;[9]三次产业结构比例0:9.2:90.8。2023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3039元。[9] 拱墅区历史文脉悠久,截至2022年,拱墅区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31个;有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杭州段及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点)49处;有历史文化街区3处。[3]2023年亚运赛事期间,拱墅区软硬实力 提升显著。拱墅区高水平完成了五大场馆八项亚运、亚残运会赛事的组织保障工作,成为赛事热门城区。[10] 名称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