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报

1949年创建于上海的报刊
《劳动报》由时任上海市市长陈毅命名,新中国第一张工人报纸,于1949年7月1日正式创刊。[1]《劳动报》的定位是要让读者能读懂、能明白。[1]
1961 年,因中国国内正处三年自然灾害,国民经济困难重重,《劳动报》停刊。1979年,《劳动报》改了称呼,叫做《上海工运》。1982年,《上海工运》增加《职工文化补课辅导专版》,发行量到达三十万份。1985年,《劳动报》恢复了当年陈毅定下的报名。1989年,《劳动报》创刊40周年。1995年6月,劳动报社印务中心添置了德国卷筒纸彩色胶印轮转机。翌年元旦,《劳动报》采用彩色印刷,成为上海地区第一家印刷彩色日报的报社。2019年7月,《劳动报》通过研发、上线“劳动观察”APP,由原来以纸媒为主,转变成以APP运营为主的融媒体宣传平台。2021年,《劳动报》开设“楷模——劳模风采全媒体特别报道”专栏,“楷模”“绝活”等融媒体视频作品在抖音、视频号等平台上总播放量突破1100万,点赞量近15万。2022年,疫情期间,《劳动报》策划推出“让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记者在‘疫’线”“上海工会与职工战‘疫’纪实”等专题报道。[1]
2016年,市工商局发布《2015年度本市主要大众传播媒介和行业的广告信用评价报告》,其中《劳动报》的广告信用由B级上升至A级。[2]

历史沿革

早期创办与初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