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汉书·百官公卿表》载詹事掌皇后、太子之事,属官有太子率更、家令丞、仆、中盾。中盾后改称“中允”。魏晋以后多改称中舍人。唐制于左春坊左庶子之下置“中允”,于右春坊右庶子之下置中舍人,正五品下。明朝时,中允属于左、右春坊官,品级为正六品,主要负责太子的内务服务以及充任文学侍从,明中期以后成为翰林官迁转之阶。清代沿置,设满汉中允各1人,均为正六品官。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随着官制改革,实行新政,中允官职被废除。 基本介绍
中允,官名,全称为太子中允。东汉始置,为太子属官,职在中庶子下、洗马之上。掌侍从礼仪驳正启奏等事。汉制,太子五日一朝,其非朝日,则使仆及中允朝,请向起居。唐代于太子左春坊置二人,正五品下,位在左庶子下,为左春坊副长官,与庶子共掌侍从礼仪、驳正启奏,总司经、典膳、药藏、内直、典设、宫门六局。凡令书下,则与庶子等画诺、复审、更写印署、送詹事府。若庶子缺,则监封题,职拟黄门侍郎。唐高宗时曾改中允为左赞善大夫,中舍人为右赞善大夫。宋代太子中允作为官阶,转太常丞,特旨转秘书郎、著作郎、宗正丞。其后辽朝等曾置。元亦曾置。明代始于左、右春坊皆称中允,有左中允、右中允之别。清代沿置,设满汉中允各1人,均为正六品官。见《通典·职官十》、见《新唐书·百官四上·左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