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部

印度早期佛教派别
大众部,印度早期佛教派别。亦称“摩诃僧[zhī]部”,又简称“僧祗部”。大众部的思想,接近于大乘佛教的思想。最初起源于佛陀圆寂之后後约一百年的西元前4世纪,起初因“十事非法之争”而与上座部产生分歧,但未决裂。

简介

印度早期佛教派别。亦称“摩诃僧祗部”,又简称“僧祗部”。大众部的思想,接近于大乘佛教的思想。
最初起源于佛陀圆寂之后後约一百年的西元前4世纪,起初因“十事非法之争”而与上座部产生分歧,但未决裂。后于“阿育王”时期,因“大天五事”与上座部彻底公开决裂,后又分裂出各种流派,(如南传分派的小乘十八部,北传分派的二十部)。佛灭后众弟子在王舍城外灵鹫山七叶窟内外结集经典,在窟内结集的,名上座部,在窟外结集的,名大众部。

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