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辽河

辽宁辽河水系下游河段的别称
大辽河是中国辽宁省境内的一条河流,是辽河水系浑河太子河合流后形成的下游河段的别称。它起始于海城市三岔河,向西南方向流经鞍山市盘锦市,最后注入渤海辽东湾的营口市永远角,全长94公里。在过去,大辽河曾是辽河的主要出海口,是辽南内陆连接渤海湾的重要水路。然而,1958年政府进行了外辽河截断工程后,大辽河逐渐成为浑河和太子河的入海水道。大辽河的左岸支流有虎庄河、劳动河,右岸支流有新开河。2019年11月,辽宁省自然资源厅曾一度将大辽河改名为浑河,但后来又重新改回大辽河的名称。[1]

河流辨误

浑河古称辽水、小辽水,辽代以后称为今名,因水流湍急,水色混浊而得名,是辽宁省的主要河流之一,也是辽宁省的精华地区,流域内有沈阳抚顺等著名大城市。浑河上源又名纳噜水,或称英额河沈阳市附近河段又名沈水,下游蒲河汇入后又称蛤蜊河。发源于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湾甸子镇长白山支脉的滚马岭西侧,流经清原、新宾、抚顺、沈阳、辽中辽阳海城台安盘锦营口等市县。在三岔河与太子河汇流,又西流入渤海辽东湾,全长415公里,流域面积1.15万平方公里。主要支流右岸有章党河万泉河、细河和蒲河等;左岸有苏子河、萨尔浒河、社河、东洲河、古城子河、拉古河、白塔堡河、红河等,一般支流多集中在沈阳以上的中上游河段,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31条。而以东洲河、古城子河、章党河和蒲河等支流较大。
太子河辽宁省较大河流之一,位于辽宁省东部。太子河古称衍水,汉称大梁河,辽称东梁河,金时称无鲁呼必喇沙,满语意为芦苇河,明称太子河,清称太资河,即今之太子河。太子河地名来源于战国燕国太子丹浑河支流,其上游有二源:北太子河源出新宾县南,南太子河源出本溪县东,在北甸附近汇合后,西流本溪市辽阳市,至海城市三岔河附近注入浑河,河水经浑河下游注入渤海辽东湾。长413公里,流域面积13883平方公里,流量106立方米/秒,落差463米。
辽河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发源于河北承德地区七老图山脉的光头山(海拔1490m),流经河北、内蒙古吉林辽宁四省区,在辽宁省盘锦市渤海,全长1345km。辽河源头在老哈河上,在西安村水文站上游与左侧支流西拉木伦河汇合后,称西辽河,西辽河由西向东流至科尔沁左翼中旗白音他拉纳右侧支流教来河继续东流,在小瓦房汇入北来的乌力吉木伦河后折向东南,流至福德店水文站上游汇入左侧支流东辽河后始称辽河。辽河干流继续南流,分别纳入左侧支流招苏台河清河柴河泛河和右侧的秀水河养息牧河、柳河等支流后,曾在六间房水文站附近分成两股,一股西行称双台子河,在盘山纳绕阳河后入渤海,另一股南行,称外辽河,在三岔河水文站与浑河太子河汇合后称大辽河,穿过大洼县大石桥市,于营口市区入渤海辽东湾。1958年春在外辽河上口进行堵截后,原大辽河仅宣泄浑河、太子河水,从此,大辽河单独作为浑河、太子河的入海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