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叔

应叔
周武王第四子应叔被封于应(应国故都在今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zhì]阳镇),为应侯,子孙以封国为姓,遂为应氏。[1][2]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1043年间,西周武王姬发封四子姬达(出自雍妃)为应候,尔后立国为应国(今河南省宝丰以东、鲁山东南及平顶山市区、叶县郏县襄城一带),并以鹰为族徽,子孙以国为姓。[3][4][5]

人物简介

周武王姬发第四子应叔。周武王姬发灭殷商后,将其第四子应叔被封于应(今河南平顶山新华区滍阳镇),称应侯,伯爵,建立了应国。在应侯的后裔子孙中,多以先祖封国名号为姓氏,称应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应氏正宗。
应国玉鹰鹰城之鹰
姬达更名为应叔,字儒林,号仁寿讳韩,即应氏太始祖。应叔等先祖们在应国历经三百五十余年的治国安邦,创造了西周时期应国的辉煌历史,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作出了重大贡献。应姓自周朝诞生后,历时三千多年,以鹰的性格,鹰的意志传延给子孙后代。不忘祖训,品德立身勤俭持家,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