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丽·伊丽莎白·迪金森

美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诗人之一
艾米莉·伊丽莎白·狄金森(Emily Elizabeth Dickinson,1830年12月10日~1886年5月15日),被认为是美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诗人之一,被誉为“萨福之后西方最重要的女诗人”,与华尔特·惠特曼一同被称为美国诗歌星空中的双子星。[1][2]狄金森的代表作品有《我从未见过荒野:狄金森诗与书信》《狄金森书信选》《孤独是迷人的:艾米莉·狄金森的秘密日记》《狄金森全集》等。[3]
狄金森出生于马萨诸塞州阿默斯特的一个著名家庭,她的父亲爱德华·狄金森是一位律师、政治家,兼阿默斯特学院的继承人。狄金森在家里排行第二,分别有一个哥哥(威廉·奥斯汀)和一个妹妹(拉维妮娅)。在狄金森的父亲坚持下,狄金森比同龄的许多其他女孩接受了更加严格和正统的教育。狄金森于1834年开始在阿默斯特学院进行学习,后于1847年在霍利奥克山神学院学习一年。[1]
狄金森是一位多产的诗人,一生中仅出版了七首诗;直到她去世后,她的妹妹拉维妮娅发现了她写在成堆小册子中的近1800首诗,很多诗作描写的主题是死亡与不朽。马贝尔·托德和评论家托马斯·希金森对这些诗进行了大量编辑,并分三卷分别于1890年、1891年和1896年出版。狄金森的名气越来越大,是因为其死后由其朋友整理并发表出了大量她生前的诗作使然,她的诗作对后来的美国诗坛有巨大的影响力,成为不能逾越的文化现象。[1][4]

人物简介

埃米莉·伊丽莎白·狄更生(英文:EmilyElizabethDickinson,又译艾弥莉‧瑾[sūn]艾米莉·狄金森,1830年12月10日-1886年5月15日),美国诗人。诗风凝炼,比喻尖新,常置格律以至语法于不顾。生前只发表过10首诗,默默无闻,死后近70年开始得到文学界的认真关注,被现代派诗人追认为先驱。与同时代的惠特曼,一同被奉为美国最伟大诗人,后世对她的诗艺、恋爱生活、性取向多有揣测。狄更生出生于马萨诸塞州安默斯特颇具影响力的一个显赫家族,性格内向,不爱露面。年轻时,她曾在安默斯特学院学习了七年,此后,又在曼荷莲女子学院度过了一段短暂的时光,最终返回到位于安默斯特的家中。当地人认为她似乎格格不入。大家都知道她偏爱白色衣着,不愿见客,晚年时甚至不愿迈出自己房间一步。因此她与大多数朋友的友情都靠通信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