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源

中国国民党元老、上将
李根源(1879年6月6日—1965年7月6日),字雪生,又字养溪、印泉,别号“高黎贡山人”,云南腾越(今云南省梁河县九保乡)人,中国国民党元老,陆军上将。[1][2][3][4]
1879年6月,李根源出生于云南腾越县。1898年,李根源参加永昌府试,考中秀才。1904年,他考入昆明高等学堂为备取生;次年又考取留日官费生并留学日本,入读东京振武学校。1905年,李根源在日本加入同盟会,后参与了留日学生运动,被推选为学生代表。1908年,李根源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次年,他到云南任云南陆军讲武堂监督兼步兵科教官,后任总办。辛亥革命爆发后,他与蔡锷唐继尧等人积极响应,在云南发动重九起义,后建立云南军政府,李根源任军政部总长兼参议院院长。1913年,李根源被选为众议院议员,同年参加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后逃往日本,入读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李根源与熊克武、章土钊等人组织了“欧事研究会”。1915年,他回国参加了讨袁的护国运动。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后,任命李根源为陕西省长;不久他以欧事研究会的成员为基础组成了“政学会”。次年,他因拒绝支持段祺瑞反对黎元洪,被陕西督军陈树藩软禁,直到7个月后才被释放。[1][5]
孙中山组织成立护法军政府后,李根源任粤滇军总司令。期间他击退了军阀龙济光等人对广东的进犯,并被任命为粤赣湘边防军务督办,不久加陆军上将衔。护法军失败后,李根源移居苏州,后受黎元洪邀请到北京任职,历任航空督办、农商总长等职。黎元洪被驱逐后,李根源在上海闭门读书。抗日战争时期,李根源支持抗日,反对蒋介石的投降政策,并在苏州与马相伯等人组织“老子军”。1939年,国民政府任命李根源云贵监察使,期间他编[zuǎn]了《永昌府文征》。抗战胜利后,李根源辞去了云贵监察使之职,后被国民党政府聘为国策顾问。[1][5]蒋介石发动内战,李根源曾致电国共双方呼吁和平,并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1949年,国民党特务制造“九九整肃”事件,逮捕爱国民主人士三百多人,李根源劝说代总统李宗仁下达特赦令,使被逮捕的爱国民主人获得自由。[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根源留在大陆,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二、第三届委员。1965年7月5日,李根源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86岁。[1][5]李烈钧曾称赞李根源:“于民国固有殊勋也。”[6]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