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 Valls),1951年7月28日生于西班牙巴伦西亚市,是一位西班牙建筑师、雕刻家,被誉为“建筑诗人”。[1]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在巴伦西亚在瓦伦西亚理工大学和瑞士联邦工业学院接受教育,修完建筑与城市设计专业以后,于1979年获得了瑞士苏黎世联邦工学院的结构工程博士学位,随后留校任教,并开始参加建筑设计竞赛,1981年在苏黎世(Zurich)开了自己的建筑和土木工程事务所。[2][1] 卡拉特拉瓦的重要贡献在于他所提出的当代设计思维与实践的模式,他的作品在解决工程问题的同时也塑造了形态特征,这就是:自由曲线的流动、组织构成的形式及结构自身的逻辑。他的工作室位于瑞士苏黎世、纽约与巴黎等地,其设计作品遍布全球。[3][4][5] 建筑思想
人们可以从三个层次上来理解卡拉特拉瓦的作品:首先,它们都通过优化的设计方案来解决实际问题;其次,解决问题的手法以及设计理念常常在作品中表现得一目了然,从而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引起共鸣;最后,这些作品令人赏心悦目的同时,开创了一条解决建筑问题的全新思路,并促使我们思考有关建筑本质的问题。卡拉特拉瓦的工程使人想起复杂的有机生命体的构成方式。这可以作为一个理由来解释为什么他设计的桥梁、瞭望塔以及建筑群像是从景观中生长出来的一样,不仅贴切而且加强了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