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甲科

昆虫纲鞘翅目的一科
叶甲科(学名:Chrysomelidae),又名金花虫科,是昆虫纲鞘翅目的一科,是一群中、小型的甲虫[1]叶甲科昆虫的成虫多有艳丽的金属光泽,头型为亚前口式,唇基不与额愈合;前足基节窝横形或锥形突出,前胸背板两侧无边框;头部后头长,复眼后缘不与前胸背板相接触;触角细长、丝状或近似念珠状;鞘翅一般盖及腹端,后翅发达,有一定飞翔能力;成虫雌雄特性征比较明显,雄虫腹末节端缘多呈三叶状或中央具圆形、三角形凹窝;雌虫腹端圆形拱凸,跗节正常。[2][3][4]叶甲科分布于全世界,中国约有1400种。[5]

分布范围

中国以东洋界种类最为丰富。但叶甲亚科则以古北界占优,锯胸叶甲亚科中国仅知1属1种,分布于北京山西和东北地区,叶甲科种类丰富,广布于各种自然环境中。[6]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科学考察队曾在西藏日土县海拔5300米的荒漠草原采集到超高萤叶甲和条翅萤叶甲日土亚种,在普兰朗玛拉巴海拔5400米处采到普兰蚤跳甲,这是叶甲科昆虫分布最高的海拔记录。[6]

形态特征

叶甲科昆虫的成虫多有艳丽的金属光泽。跗节为假4节型,实际5节,其第4节极小,隐藏于第3节的两叶中。头型为亚前口式,唇基不与额愈合,前部明显分出前唇基,其前缘平直。前足基节窝横形或锥形突出,基节窝关闭或开放。锯胸叶甲亚科各足胫端具双刺;前胸背板两侧无边框,其中部具数齿;头部后头长,复眼后缘不与前胸背板相接触。其他三亚科各足胫端仅具1刺,前胸背板两侧具边框,头部嵌入胸腔很深,复眼后缘与前胸背板前缘接触。触角细长、丝状或近似念珠状,一般11节,个别9或10节。叶甲亚科的触角则着生于额的两侧,接近上颚基部,彼此相距颇远。萤叶甲跳甲亚科触角着生在额的中部,位于两复眼之间。跳甲亚科后足腿节特别粗大,具内骨骼跳器,有跳跃能力;萤叶甲亚科后足腿节细长,无跳器,不能跳跃;两者易于区分。[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