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克

法国作曲家,代表作《d小调交响曲》
赛萨尔·弗兰克(Cesar Frank,1822~1890)是比利时裔法国著名作曲家、管风琴演奏家,被誉为“法国近代音乐之父”。从列日音乐学校毕业后他便随家人迁居到了法国巴黎,随后在巴黎音乐学院进行学习。他早期创作的作品大多不受重视,也很少流传。他在教堂里演奏管风琴,他的演奏技术使他有机会接触到当时的大师们。后来他又被聘为巴黎音乐学校的管风琴教授,在这段期间他一直没有停止创作,渐渐创作出属于他自己风格的作品。[1]
弗兰克创作于浪漫主义晚期的《A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是其唯一的一首小提琴奏鸣曲。作品的四个乐章内涵盖作者丰富思想感情,使用了大量半音和力度记号。[1]他推崇巴赫,在其影响下创作了许多优秀的键盘复调作品。弗兰克曾为巴黎的盲人儿童服务协会背谱演奏过31首巴赫的管风琴复调作品,以至规定巴赫的作品为巴黎音乐学院管风琴专业学生每学期考试的必弹曲目。巴赫对弗兰克键盘复调作品的创作有重要影响。弗兰克采取了巴赫作品中的某些元素,融入自己的个人风格,创作出具有19世纪音乐风格特点的键盘复调作品。弗兰克的创作风格也受到了浪漫派的影响,他的键盘复调作品有着既传统又自由的音色。[2]
普法战争爆发后,本国人民渴望重新振兴自己国家的音乐,弗兰克在创作演奏同时,也参与组织了许多的音乐活动,同圣桑等优秀的音乐家一同研究,成立了“民族音乐协会”。其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尤其在他生命的最后十五年里创作了许多富有代表性的作品如:《d小调交响曲》《A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等。1890年5月,弗兰克在赶往一位学生家中上课的途中,不幸被马车撞倒了,于同年11月份逝世。[1]

人物生平

法国作曲家、管风琴家塞萨尔·弗朗克(又译“弗兰克”)在1822年12月10日生于比利时的列日城(Liege)。十一岁时,弗朗克已在比利时进行旅行演奏,十三岁获得学院里的钢琴演奏一等奖。1835年,弗朗克随家庭迁居巴黎,又进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弗朗克十五岁时已经写出一部钢琴协奏曲,翌年又写出三首三重奏。这时弗朗克已经明显倾向于专搞创作。弗朗克除了个人教课和在1872年后兼任巴黎音乐学院管风琴教授外,他的主要工作在教学,以弹奏管风琴为专业。